聚焦“体联网”数据管道,埃微推出两款可穿戴医疗设备
“体联网”(Internet of Bodies, IoB),作为物联网(IoT)的延伸,正逐渐成为医疗健康领域的新热点。它通过将人体与数字技术相连,实现健康数据的收集、分析和应用,为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。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,“体联网”正逐步塑造医疗健康行业的未来。
埃微:引领“体联网”新时代
近期,深圳埃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在10月12日深圳CMEF展会上推出了两款新型可穿戴医疗设备,旨在满足市场对血氧和血压监测的迫切需求。这两款设备不仅丰富了埃微的产品线,也展示了公司在“体联网”领域的研发实力和市场洞察。
产品亮点
连续血氧监测手表:这款手表搭载了先进的脉搏血氧仪技术,能够提供连续、准确的血氧饱和度监测。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以及有肺部疾病的用户来说,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健康管理工具。
血压监测手表:这款手表采用4G通信技术,不仅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血压和活动数据,还能通过云平台提供远程健康指导。对于需要长期监测血压的用户而言,它是一个理想的选择。
创新技术
根据埃微创始人祝红甲介绍,公司推出的医疗级手表在设计上与传统智能手表有显著区别:
低功耗架构:通过创新的双系统设计,手表能够在每天存储1440条数据并保持4G通信的同时,实现4-5天的续航能力,有效解决了穿戴设备的续航痛点。
标配4G通信功能:得益于数据流量成本的降低,标配的4G通信功能使手表能够独立于手机直接与云端交互,特别适合中高龄用户,降低了他们的使用门槛。
获得二类医疗证:经过两年的努力,埃微已逐步获得血压和血氧监测设备的二类医疗证,严格的临床认证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。
100多种数据覆盖:埃微手表通过内置的多种传感器和蓝牙连接,能够采集包括血压、血氧、心电、体脂、血脂等在内的上百种体征数据,并在空气质量、体脂率、皮肤电等新维度上进行了数据积累。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埃微提供的数据接口直接传输到行业用户的云端。用户只需要专注于数据分析和运营,不需要重新造轮子。
AI交互引入:考虑到手表是离人体最近的设备,埃微在手表中引入了先进的AI模型,能够对用户的健康问题进行交互和建议。同时埃微针对部分数据也提供自研的算法,能够节省客户对于基础算法的需求,比如近期埃微推出的房颤筛查,运动建议,跌倒风险,PPG中医建议等算法深受行业客户喜爱。
结语
截止到目前,埃微已在全球200多家客户中提供了软硬件对接服务,客户群体涵盖互联网医疗、康养、运营商等多个领域。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客户数量扩展至2000家。展望未来,埃微将继续推出更多形态的产品,提供更多数据维度,坚持做好“体联网”的数据管道,为全球大健康行业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。